赠写神陈光甫

写照无因画隐微,不差毫发似君稀。
正须着我岩石底,是殆见我神气机。
行到逼真人却恶,精于悬鉴物难违。
朱铅莫惜饶颜色,众目不求公是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写神陈光甫》是宋代诗人刘子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子寰,宋代著名诗人。
  1. 诗歌原文
  • 不论道貌与天形,才入毫端便逼真。
  • 幻出千般人面目,只凭一点自精神。
  • 云台人去丹青歇,月鉴方来事业新。
  1. 诗歌解析
  • 写照无因画隐微,不差毫发似君稀:此句表明作者认为绘画的最高境界是能捕捉到事物细微之处的神韵,如同其貌合神离一般难以捉摸,但一旦捕捉到这种微妙的变化后,便能生动地呈现出来。
  • 正须著我岩石底,是殆见我神气机:这句话说明绘画需要艺术家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找到内在的神韵。
  • 行到逼真人却恶,精于悬鉴物难违:描绘了一幅逼真的画作,尽管看似栩栩如生,观者却可能感到厌恶,因为这超越了自然的真实,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 朱铅莫惜饶颜色,众目不求公是非: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创作自由的态度。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必在意他人的非议和评价,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邃:《赠写神陈光甫》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绘画的魅力和深度。
  • 寓意丰富:诗歌不仅赞美了绘画的技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赠写神陈光甫》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绘画艺术深深敬意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