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山宝应寺恭睹仁宗皇帝御书发愿文

龟洛隆周德,龙门赖禹功。
天开形胜地,云捧法王宫。
绣栱联霞绮,虬檐压霁虹。
山河纷凑泊,星斗映穹崇。
金界琅函秘,奎文笔势雄。
独高今古外,何止帝王中。
恭想重熙旦,追还太古风。
开怀容直论,崇俭自清躬。
俗厚刑几措,时和岁屡丰。
湛恩渐动植,大度纳华戎。
致治臻无事,持盈愈若冲。
皇居多暇日,宸翰写深衷。
誓保基图永,期跻寿域同。
含生蒙愿力,流泽浩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香山宝应寺恭睹仁宗皇帝御书发愿文》是宋代诗人刘才邵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龟洛隆周德,龙门赖禹功。天开形胜地,云捧法王宫。绣栱联霞绮,虬檐压霁虹。山河纷凑泊,星斗映穹崇。金界琅函秘,奎文笔势雄。独高今古外,何止帝王中。恭想重熙旦,追还太古风。开怀容直论,崇俭自清躬。

  2. 作品背景:《游香山宝应寺恭睹仁宗皇帝御书发愿文》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息息相关。刘才邵(1036—1105),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吉州庐陵人。他是宋哲宗时期的官员,曾官至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等职。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漳州知州,在此期间他积极进行地方治理,推广水利工程,改善民生。他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社会关怀。

  3. 作品鉴赏:《游香山宝应寺恭睹仁宗皇帝御书发愿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中的“金界琅函秘”等意象,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独特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期望。

《游香山宝应寺恭睹仁宗皇帝御书发愿文》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刘才邵个人经历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