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邦臣题丛桂堂

君家外孙吾祖母,生长舅家晓图史。
平时教诲子与孙,深念昔人立门户。
因言仙李传芳远,外氏且从中允数。
天将善庆萃其门,盛事老人目亲睹。
七宝轮高风露清,丹枝翠叶纷旁午。
玉阶迢迢无路通,诗书为作冲天羽。
从子传孙世已稀,兄弟同攀复如许。
太守好贤为出迎,冠盖如云沸箫鼓。
名声藉甚里闾传,岂假老人为重举。
区区此意岂有他,欲汝读书转勤苦。
汝家先世不乏人,折桂里名因汝祖。
一时声价动场屋,相继登科亦四五。
才丰报啬理难晓,在其子孙岂虚语。
良农不为旱辍耕,多稼终闻饱仓庾。
亲姻中外贵相辉,莫向明时守环堵。
慈颜幽隔三十年,岁月堪惊如骤雨。
追惟义方不敢坠,到今婚友情相与。
还喜君家世益昌,芝玉煌煌照庭宇。
月娥剩与长孙枝,不厌频频来折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李邦臣题丛桂堂》是宋代诗人刘才邵创作的一首题咏诗,旨在赞美李邦臣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家风。这首诗通过描绘家族的历史与现状,表达了对李邦臣及其后代的期望和祝福。

诗作首先通过“君家外孙吾祖母”这样的句式,点明了与李邦臣家族的渊源关系,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描写,展现了家族重视教育的传统。接下来,“平时教诲子与孙”,以及“深念昔人立门户”,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家族对子孙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家族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决心和追求。诗中还提到了“因言仙李传芳远,外氏且从中允数”,这不仅是对李邦臣家族声望的肯定,也是对其优秀传统的赞誉。这种传统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才华与成就上,更在于其对后世的影响和启迪。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加突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的情谊。“太守好贤为出迎,冠盖如云沸箫鼓”,描绘了太守亲自迎接的情景,展现了家族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名誉藉甚里闾传,岂假老人为重举”表明,家族的名声不仅仅依靠长辈的威望,更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成就和贡献来赢得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诗作最后以“还喜君家世益昌,芝玉煌煌照庭宇”作为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李邦臣家族未来光明前景的美好祝愿。这一祝愿不仅基于家族当前的繁荣景象,更寄予了对家族未来发展的期待和信心。

《为李邦臣题丛桂堂》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篇关于家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还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这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