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净轩

我创新轩不费钱,小将屋壁敞东偏。
谁留止水涵千丈,今为陈人洗万缘。
树近直疑蓝作幕,月明方见玉为天。
个中岂敢容凡客,独与清风泛酒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刚中并未创作名为《绿净轩》的文学作品实际上,《绿净轩》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七言绝句,而非虚构的作品。《绿净轩诗钞》是郑刚中的著作,包含了他的许多诗歌作品。以下是对《绿净轩诗钞》以及郑刚中其他文学作品的相关介绍:

  1. 文学成就:郑刚中是两宋之际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字享仲,号北山。他以秦桧之荐而得官,后因忤秦桧而被贬至濠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去世。他著有《北山集》、《周易窥余》等作品。

  2. 诗作特点:《绿净轩》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郑刚中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诗中通过对“竹无俗韵水无尘”的景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纯净与宁静的赞美。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内心世界。

  3. 文学影响:尽管《绿净轩》并非郑刚中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但它在《绿净轩诗钞》中占据重要位置,显示了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郑刚中的诗歌作品在后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传颂,对其文学成就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4. 文化传承:郑刚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宋代的文化背景,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了解郑刚中及其作品,可以更好地认识宋代文化的特质和价值。

虽然《绿净轩》并非郑刚中的直接创作,但作为《绿净轩诗钞》中的一篇,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郑刚中及其作品的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风采,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