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秋雨响临池,深夜书斋枕独攲。
正似篷船倚江浦,梦回牢落听潮时。
八月初一夜闻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初一夜闻雨》是宋朝诗人郑刚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郑刚中,字亨之,福建建阳人。他是宋宁宗时期的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后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职。尽管遭遇挫折,郑刚中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并留下了许多反映其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佳作。
诗歌原文:“过山秋雨响临池,深夜书斋枕独欹。正似蓬船倚江浦,梦回牢落听潮时。”
诗意解析:首两句“过山秋雨响临池,深夜书斋枕独欹”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象,秋雨敲打在山间,声音清晰可闻,诗人独自一人在书斋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凄清,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歌鉴赏:接下来的“正似蓬船倚江浦,梦回牢落听潮时”,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诗人比作一叶扁舟,倚靠在江边的沙滩上。梦中听到潮水的涌动声,仿佛回到了牢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现状的不满。
创作背景:郑刚中的这首《八月初一夜闻雨》,创作于作者被贬之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的生活充满了坎坷,这首诗可能是他借景抒情的产物,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及对自由的渴望。
郑刚中的《八月初一夜闻雨》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七言绝句,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百态以及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