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之

受业师高第,居官郡右曹。
掾非蛮语得,才有鹗书褒。
会是人难及,胡然力独劳。
府趋空冉冉,谁得吕虔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东之》是宋代诗人刘跂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

  1. 作者简介
  • 刘跂,字斯立,号学易先生,出生于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省),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是一位进士出身,曾任朝奉郎等职,后因党争被贬官,最终在政和末年病逝于寿春。
  1. 创作背景
  • 《送东之》的创作背景与刘跂个人的经历紧密相连。据记载,刘跂的家族曾在新州遭遇政治迫害,他本人也因为支持文及甫而被贬。这些经历使他对官场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反映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1. 作品原文
  • 受业师高第,居官郡右曹。
  • 掾非蛮语得,才有鹗书褒。
  • 会是人难及,胡然力独劳。
  • 府趋空冉冉,谁得吕虔刀。
  1. 作品鉴赏
  • 《送东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官员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涯,通过其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和文人的命运。诗中的“受业师”、“高第”等词汇透露出作者对官场的深刻观察和批判态度。
  1. 思想内容
  • 通过对这位官员生活的描写,刘跂表达了对官场腐败和权力斗争的不满,以及对正直之士的赞美。诗中的“胡然力独劳”暗示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无情竞争。
  1. 艺术手法
  • 刘跂在《送东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通过描述官员的生活状态来展现其内心的孤独和社会的冷漠,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比官员的困境和他人的成功来强化主题。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送东之》不仅是刘跂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