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采石渡头将军

石头城下何纷纷,将军疋马气如云。
金鼓死兮弓矢休,势失英雄不自由。
风淅淅兮月沉沉,荻花满岸江水深。
千年江水留明月,一片将军报国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樵的《吊采石渡头将军》描绘了一位将军在石头城下英勇奋战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郑樵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郑樵,南宋兴化军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和目录学家。他的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对历史文献有着深入的研究。
  2. 诗歌原文:《吊采石渡头将军》全文如下:“石头城下何纷纷,将军疋马气如云。金鼓死兮弓矢休,势失英雄不自由。风淅淅兮月沈沈,荻花满崖江水深。千年江水留明月,一片将军报国心。”诗中以“石头城下”开篇,描述了将军们在此奋力抵抗的情景,接着通过“将军疋马气如云”等句刻画了将军们的英勇气概。
  3. 艺术特色:《吊采石渡头将军》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其次,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最后,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的人物描写,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富有张力的艺术世界。
  4. 历史背景:此诗作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中的“石头城下”可能是当时某处战场的具体地点,诗中描述的将军和激烈的战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崇敬。
  5. 情感表达:通过对将军们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谴责。
  6. 文化价值:《吊采石渡头将军》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它不仅展现了宋代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吊采石渡头将军》不仅是郑樵个人创作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