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仙纳凉

县滩如沸鼎,玄馆足清幽。
竹径不留暑,莲池先借秋。
学仙师有诀,恋禄我怀羞。
安得双凫舄,乘风八极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仙纳凉》是宋朝诗人郑霖的一首著名诗作。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超凡脱俗的愿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郑霖生活在宋朝,具体生平不详。
  • 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观念。
  1. 作品原文
    县滩如沸鼎,玄馆足清幽。竹迳不留暑,莲池先借秋。学仙师有诀,恋禄我怀羞。安得双凫舄,乘风八极游。

  2. 诗句解析

  • “县滩如沸鼎”形容水流声大如煮沸的鼎,生动地传达了一种热烈的场景。
  • “玄馆足清幽”中的“玄馆”可能指的是清凉、宁静的地方,而“足清幽”则强调了环境的清新与宜人。
  • “竹迳不留暑”说明竹林小径能带来凉爽,使炎热得以消散。
  • “莲池先借秋”则描绘了莲花在秋天到来前就已经盛开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美。
  • “学仙师有诀”可能是指学习仙术的人知道一些秘法。
  • “恋禄我怀羞”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
  • “安得双凫舄,乘风八极游”表达了想要摆脱尘世束缚,飞向更高更远地方的愿望。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 通过对比现实的喧嚣与理想的宁静,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渴望。

《集仙纳凉》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心灵的寄托和对美好世界的想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和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