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晴西楼

清风卷氛翳,广野露秋毫。
木落山觉瘦,雨晴天似高。
开窗置樽酒,看月涌江涛。
高卧淹湖海,非关气独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晴西楼》是宋代诗人刘敞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秋晴西楼》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与独到见解,而且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作者的相关情况: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刘敞(字原父,一作原甫),北宋临江新喻人,历任吏部南曹、知制诰等职,因直言进谏受到仁宗赏识。他学识渊博,通晓《春秋》,著有《春权权衡》、《七经小传》和《公是集》等著作。刘敞与弟刘放、子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对后世影响深远。
  • 政治经历:刘敞曾出使契丹,熟知其山川地理,被契丹人称服。后来出任扬州、郓州等地方官,晚年因病还朝,最终官至判南京御史台。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上的波折与学术上的追求。
  1. 诗词原文
  • 诗句内容:《秋晴西楼》中“清风卷氛翳”,描绘了秋风扫过的景象,使周围的云雾消散;“广野露秋毫”,则表现了秋季田野辽阔,万物凋零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宁静与寥寞图景:
  • 清风卷氛翳,广野露秋毫。
  • 木落山觉瘦,雨晴天似高。
  • 开窗置樽酒,看月涌江涛。
  • 高卧淹湖海,非关气独豪。
  • 诗句赏析: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将秋天的景色与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其中,“非关气独豪”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揭示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理解。
  1. 创作背景
  • 社会环境:宋神宗时期,朝廷内外动荡不安,王安石变法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敞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得罪当权者。
  • 个人境遇:刘敞在政治生活中经历了从升迁到贬谪的过程,这种起伏不定的经历反映在他诗歌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刘敞的《秋晴西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首诗也是了解宋代文人心态和生活态度的重要窗口,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