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因读隐直书寄之

徂岁曾何急,清宵不复长。
蹉跎问甲子,愁寂看灯光。
峡雨萧萧冷,江云澹澹黄。
殷勤故人别,容易二年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坐因读隐直书寄之》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一首五言律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律诗以其严谨的结构、平仄的音律而著称。刘敞的这首诗便是这一体裁的典型代表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心境和所思所感。《夜坐因读隐直书寄之》描绘了一幅宁静夜晚的画面,诗人坐在书桌旁,灯下阅读着关于隐逸生活的书卷,通过这种方式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这种对隐逸生活的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刘敞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渲染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例如“峡雨萧萧冷”与“江云澹澹黄”,分别形容了雨后的山峡与江上云雾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视觉效果,还深刻地烘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从历史背景来看,刘敞生活在宋仁宗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但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诗人通过读书寄情,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现实不满的表现。他的这种情感表达在当时是非常典型的,反映了许多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压力之间矛盾的心理体验。

刘敞的《夜坐因读隐直书寄之》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值得读者细细品读与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