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与长文景仁会西阁

梁山风与雪,岁暮自峥嵘。
误逐沧浪叟,飞来白玉京。
屯云紫微阁,叠壁九重城。
更挹浮丘袂,端令俗眼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与长文景仁会西阁》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
  • 生平简介:刘敞,字原父,号公是,出生于临江军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历任吏部南曹、知制诰等职。在仁宗庆历六年考中进士,官至判南京御史台,其学识渊博,尤精于《春秋》,且不拘泥于传统注疏,开创了宋人评议汉儒先声的先例。
  1. 诗词原文
  • 梁山风与雪,岁暮自峥嵘。误逐沧浪叟,飞来白玉京。屯云紫微阁,叠壁九重城。更挹浮丘袂,端令俗眼惊。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雪中与长文景仁会西阁》采用了典型的宋代诗歌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其中“梁山风与雪”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对西阁的描述,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诗人通过“误逐沧浪叟”等诗句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远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1. 写作背景
  • 创作缘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次与朋友的集会之中,刘敞与长文景仁等人在西阁相聚,共同品鉴着冬日的美景和诗意的生活,这种闲适的集会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同时,诗人在此次聚会中还受到了好友明惠大师仙公的启发和点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雪中与长文景仁会西阁》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也是刘敞个人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学习和鉴赏这首诗,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