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覆醢于子路出自《与吴质书》,仲尼覆醢于子路的作者是:曹丕。
仲尼覆醢于子路是三国代诗人曹丕的作品,风格是:文。
仲尼覆醢于子路的释义是:仲尼覆醢于子路:孔子因子路被杀而悲痛欲绝,将酒洒在酒醢上,表示哀悼。其中,“仲尼”指孔子,“覆醢”意为将酒洒在酒醢上,“子路”是孔子的弟子。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子路之死的深切哀悼。
仲尼覆醢于子路是三国代诗人曹丕的作品,风格是:文。
仲尼覆醢于子路的拼音读音是:zhòng ní fù hǎi yú zi lù。
仲尼覆醢于子路是《与吴质书》的第80句。
仲尼覆醢于子路的上半句是:昔伯牙绝弦于钟期。
仲尼覆醢于子路的下半句是:痛知音之难遇。
仲尼覆醢于子路的全句是: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馀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馀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