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画山皆任假,寒林石屏自然者。
苍纹绀脉乱交加,短树高枝自潇洒。
观者宁分画与非,但怪奇妙非人为。
又疑古苔著石瘦,何得本末无纤遗。
桑田变海松柏死,寒暑不及荣枯期。
佳哉大钧育群类,埏镕精巧无巨细。
天真通貌皆生成,俗师笔墨那形似。
居人幽独最相宜,朴厚远谢雕镂姿。
城中云母屏更好,慎勿浪示豪家儿。
寒林石屏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林石屏风》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诗僧无闷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内容概述:《寒林石屏风》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致和诗人心境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诗中,无闷用“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来表达他对远方山水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创作背景:无闷大约生活在公元930年前后,他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方诗僧。尽管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不详,但他能诗,有名于时,且在《全唐诗》中载其诗二首,其中一首便是《寒林石屏》。
诗词赏析:刘敞的《寒林石屏风》通过对屏风上画的山景的细腻描绘,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审美观点。无闷运用了“皆任假”的手法,即不拘泥于真实,而是追求艺术的意境与美感。
诗歌特点:无闷的《寒林石屏风》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屏风不仅是物理上的物件,更是心灵上的寄托。
《寒林石屏风》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远哲思和生活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