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石门洞

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
门闲云阖辟,山好客徘徊。
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石门洞》是宋朝诗人刘黻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石门洞的壮丽景色与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访石门洞》:

  1. 诗歌原文
  • “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这句诗描绘了石门洞中的自然美景,桃花盛开,为这幽静之地增添了生机与色彩。
  •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此句通过想象,将瀑布比作银河,生动地表现了瀑布的壮美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仙境般的自然环境的喜爱与向往。
  • “门闲云阖辟,山好客徘徊。”:描述了洞口云雾缭绕、山间风景如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清幽环境的留恋与欣赏。
  • “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愿望,希望在溪边筑起钓台,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1. 作品背景
  • 《访石门洞》创作于宋朝时期,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观的诗词。刘黻通过对石门洞的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作品赏析
  • 此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石门洞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 诗中的“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等句子,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 此外,《访石门洞》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常常希望通过隐居山林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情感寄托。

《访石门洞》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和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能,更体现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