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寓即为乡,萧萧竹护房。
山中观造化,世上任炎凉。
鴳莫攀鹏大,凫难比鹤长。
荣枯从堕地,全不著商量。
和康节三诗安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康节三诗·安分》是宋代刘黻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在这首诗中,刘黻表达了一种安于现状、守正待时的心态,其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刘黻:刘黻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创作在当时受到一定的关注,尤其是在文学理论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被后人誉为“诗学宗师”。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刘黻对友人或同道者的一种回应,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是对某一社会现象的批判反思。
- 诗意解析
- 所寓即为乡:诗人通过“所寓即为乡”这一表述,强调了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平静与简朴。
- 萧萧竹护房: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安宁与自然美景的相得益彰,竹子作为坚韧不拔的象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清高。
- 山中观造化: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宇宙的道理。
- 世上任炎凉: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认识到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 鷃莫攀鹏大,凫难比鹤长:用鷃(小鸟)和鹏(巨鸟)、凫(野鸭)和鹤来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不同事物之间能力差异的认识和自我定位的思考。
- 荣枯从堕地,全不著商量:意味着无论荣华富贵还是衰落落魄,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需过多人为干预或刻意操弄。
- 文化价值与影响
- 反映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作,其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述,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影响后世:刘黻的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学者和读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欣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和康节三诗·安分》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