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今夕舣归船,雨湿湓江叹隔年。
幸此一轮开霁魄,却嗟千里共秋天。
更为来岁悠悠约,安得清光夜夜圆。
孤馆悄然谁晤语,满庭寒露湿苍烟。
八月十五日宿平原寄跂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五日宿平原寄跂蹈》是宋代诗人刘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特定节日对故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去秋今夕舣归船,雨湿湓江叹隔年”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停舟归家的图景。这里的“去秋今夕”指过去的一个秋天夜晚,当夜诗人停靠船只准备返航。然而,由于连日细雨,使得原本不远的路程变得遥远而漫长,令人不禁发出“叹隔年”的感慨。这种天气与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孤寂与无奈。
“幸此一轮开霁魄,却嗟千里共秋天”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变化进行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季节变迁的感慨。他庆幸着这轮明月的出现,为漫长的旅途带来了一线光明,同时也感到惆怅和哀怨,因为在遥远的异地,无法与人共享这一美景。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更为来岁悠悠约,安得清光夜夜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他希望能有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同时,他也祈愿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美好时刻,让月光永远圆满无缺。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孤馆悄然谁晤语,满庭寒露湿苍烟”以孤独的意象收束全诗。诗人所处的孤馆环境让他感到寂寞,无人与他交谈。而那满院的寒露和苍翠的烟雾又增添了一份静寂和萧瑟之感。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八月十五日宿平原寄跂蹈》不仅是刘挚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也是宋代诗歌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