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兴圣院

禅关自幽阒,竹亦号真如。
况是龙潜地,曾经凤食馀。
土深抱节密,林净着行疏。
谁谓乾淳达,清阴只似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嘉禾兴圣院》是宋代诗人刘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刘植,字成道,生于宋理宗绍定三年(公元1232年),卒于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是永嘉人。安上曾孙,理宗绍定三年时为大理寺簿。
  • 文学成就:刘植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有所建树,其诗歌创作亦颇有成就,有《渔屋集》,但已佚。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禅关自幽阒,竹亦号真如。况是龙潜地,曾经凤食馀。 土深抱节密,林净著行疏。谁谓乾淳达,清阴只似初。**
  • 诗歌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及内心的宁静追求。首两句通过描述禅宗的静谧和竹林的幽雅来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后四句则描绘了一幅山林间清幽脱俗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禅关”和“龙潜地”、“凤食馀”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透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心平静的深深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此诗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浓厚,文人士大夫阶层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境界成为普遍现象。
  • 社会环境: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有机会更多地接触自然,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诗歌创作。
  1. 文化影响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嘉禾兴圣院》受到了许多学者和读者的青睐。历代学者对其进行了赏析和研究,认为其表现了一种高远的人生追求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诗人刘植的作品,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诗作的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嘉禾兴圣院》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更是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之美和精神境界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宋代诗人的创作才华,更能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与精神力量,以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