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官宅园亭

退食自闲暇,空堂仍集虚。
秋林长费扫,寒草不教锄。
移石改迂径,拂墙看旧书。
枝栖亦云稳,何用忆吾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攽的《凤翔官宅园亭》是一首描写宋代官舍园亭景象的五言律诗。《凤翔官宅园亭》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感悟。

刘攽,字贡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显著成就,而且在史学和经学上也有所涉猎。刘攽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在州县担任要职,后入朝为国子监直讲,最终还曾出知曹州。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在《凤翔官宅园亭》中,刘攽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从文学角度来看,《凤翔官宅园亭》是刘攽对宋代园林生活的一次深情追忆和描绘。诗中的“退食自闲暇,空堂仍集虚”两句直接点题,描绘了主人翁退朝回家后的宁静生活场景。而“秋林长费扫,寒草不教锄”则生动地反映了宋代官舍园亭的环境,既有萧瑟之感,又有生机勃勃之态。此外,诗中的“移石改迂径,拂墙看旧书”更是体现了文人对古典文化的尊崇和热爱。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具生活气息又充满文化底蕴的空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雅致的时代背景之中。

《凤翔官宅园亭》不仅是刘攽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艺术和文人生活方式的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