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汴上口占寄韩玉汝

戍鼓邻鸡催启关,繁星未坠重愁颜。
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带冰光曙色间。
去远不堪登灞涘,言归时复念东山。
梁台客在文章盛,修竹何当复共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晨起汴上口占寄韩玉汝》是宋代诗人刘攽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刻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描绘,又有深沉的情感流露,充分体现了刘攽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艺术修养与情感表达。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刘攽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他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 个人经历:刘攽的诗歌创作深受其个人经历影响,如他在戍鼓声声中感受到边塞将士的艰辛,以及他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思念的情感。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戍鼓邻鸡催启关,繁星未坠重愁颜。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带冰光曙色间。去远不堪登灞涘,言归时复念东山。梁台客在文章盛,修竹何当复共攀。》
  • 翻译:在战鼓声中被惊醒,邻家的鸡啼声催促着开启门扉,繁星未落,我依然带着沉重的忧愁。早晨的寒冷之中,云雾似雪,天空透出一丝寒意;黄河两岸,随着曙光的出现,波光粼粼,如同披上了冰雪的外衣。远离家乡,难以登上灞水的岸边;归来之时,又常常思念着东边的山丘。梁台上的文人墨客众多,而谁能与我同赏这美景呢?修长的竹子何时才能再次与你共同品茗攀谈。
  1. 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带冰光曙色间”生动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云彩仿佛含着雪意,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河面上的霜冻反射出黎明时分的光芒,宛如一条银带贯穿天际。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从战乱中归来的孤独感,到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再到回归后的期待与怀念,情感层次丰富而深刻。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如“云含雪意”、“朝寒外”等,使得整个画面富有诗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 语言风格:全诗用词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刘攽作为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高度评价,《晨起汴上口占寄韩玉汝》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社会影响:刘攽的诗歌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深度,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晨起汴上口占寄韩玉汝》不仅是刘攽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宋代社会风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