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和叔内翰

六十衰迟只自宽,读书无味细书难。
一麾已愧腰银印,百选何由及治官。
潮过石城如雪白,山从钟岭似虬蟠。
元龙豪气逾坚壮,投辖能同客醉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陈和叔内翰》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及其相关信息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刘攽,字贡父(一作赣父、公非),号公非,宋临江军新喻县人,北宋著名史学家及文学家,仁宗庆历六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等职。
  • 主要成就:刘攽博览群书,精于史学,与司马光共同修撰了《资治通鉴》,并著有《彭城集》、《公非集》、 《中山诗话》等多部著作。
  • 艺术特色:刘攽的诗歌以豪放著称,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中常蕴含着对时代动荡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
  1. 作品原文
  • 原文:六十衰迟祇自宽,读书无味细书难。一麾已愧腰银印,百选何由及治官。潮过石城如雪白,山从钟岭似虬蟠。元龙豪气逾坚壮,投辖能同客醉欢。
  • 注释与译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岁增长感到宽慰,但同时对于枯燥的学问感到不满。他自嘲因年事已高而感到惭愧,未能像年轻时那样积极参与政治事务。诗中还描绘了他对大自然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饮时的豪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之情。
  1. 艺术风格与特点
  • 豪放派风格:刘攽的诗歌风格豪放不羁,其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细腻观察:他在描写自然界景象时同样细腻入微,如“潮过石城如雪白”和“山从钟岭似虬蟠”,展现了他对景物生动形象的把握能力。
  • 哲理思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刘攽在诗歌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如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寄陈和叔内翰》不仅展现了刘攽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价值。通过阅读这首作品,人们可以深入理解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