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魏朝议

莺谷相从列俊英,四朝容许滥虚名。
忍将百老言存没,乍喜三人咏合并。
春入芳菲皆意思,酒随衰朽即心情。
新诗不怪烦先唱,犹向君前畏后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魏朝议》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与自信,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历史、政治和自身地位的复杂情感。

诗歌以“莺谷相从列俊英,四朝容许滥虚名”开篇,描绘了一幅群英荟萃、才华横溢的场面,巧妙地将自己与其他杰出人物并列,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与自豪。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能力,也反映了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诗歌中“忍将百老言存没,乍喜三人咏合并”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与众多杰出人物相比,可能显得有些过时或被忽视,但同时又感到庆幸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吟咏,共同追求文学上的卓越。

“新诗不怪烦先唱,犹向君前畏后生”揭示了诗人谦虚谨慎的性格特点。他并不自高自大,也不轻视后来者,而是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对自己的作品保持谦逊的态度。

《酬魏朝议》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政治和个人命运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