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韩相公

病卧湘山念所亲,惟公长记可怜人。
寄书不啻从容语,问舍仍惭消息真。
半死孤松函徵羽,恋轩瘦马强精神。
祁奚鲍叔宁欺我,三入今看总四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韩相公》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诗人任中书舍人期间,通过其精湛的文学才能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展示了宋代文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复杂心理和社会责任感。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刘攽,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与兄长刘敞并称“二刘”,以深厚的史学功底著称。刘攽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还在文学上有卓越贡献,尤其擅长诗歌创作。
  1. 诗歌主题
  • 情感表达:刘攽在《酬韩相公》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人品才华的高度认可。诗中的“病卧湘山念所亲”反映了诗人身处困境仍心系朋友的情怀。
  • 政治寓意:通过诗歌传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其中,“寄书不啻从容语,问舍仍惭消息真”等句展现了他在政治风波中保持清醒头脑的决心。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歌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半死孤松”“恋轩瘦马”,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深刻地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和人格特质。
  • 韵律和谐:在音律上,此诗遵循了七言律诗的规范,平仄相间的韵脚和节奏感强烈的诗句,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1. 思想内涵
  • 个人修养:刘攽在诗中所展现的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榜样和思想启示。
  • 社会关怀:“祁奚鲍叔宁欺我,三入今看总四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与诚信的坚守,以及面对逆境时的社会责任感。

刘攽的《酬韩相公》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次心灵的交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文学形式,成为宋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和工作的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