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陵阁

苍烟漠漠石粼粼,坐倚山颠瞰水滨。
开阖波涛专阅世,春秋风月不愁人。
未知孤鸟归飞意,聊问长松老大身。
信有朱陵仙府在,玉楼珠殿阙为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朱陵阁》是北宋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理想国度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地点则未明确指出,但从诗中透露出的意境来看,诗人很可能在游览或考察朱陵地区时所作,因此,诗中的“朱陵”应是指代该地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苍烟漠漠石粼粼,坐倚山颠瞰水滨。
    开阖波涛专阅世,春秋风月不愁人。
    未知孤鸟归飞意,聊问长松老大身。
    信有朱陵仙府在,玉楼珠殿阙为银。

  2. 诗歌解析

  • 自然景色描绘:诗的前四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朱陵地区的自然景色,用“苍烟漠漠石粼粼”形容山峦叠嶂、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哲理思考:接下来的几行则转入了一种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时光流转的感悟,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 理想国度的想象:诗的最后一句“信有朱陵仙府在,玉楼珠殿阙为银”,更是将诗人对于理想国家的想象推向高潮,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宏伟愿景。
  1. 诗人简介
  • 刘攽,字贡父,江西临江新喻人,宋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任州县官二十年,后入为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等职。他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与司马光共同参与修撰《资治通鉴》,并著有《彭城集》等作品。
  1. 创作背景
  • 虽然诗作本身并未提供详细的创作背景信息,但结合诗人的身份及其在政坛的履历,可以推测此诗可能是在他的公务之余,于某次游历朱陵之时所做,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美好自然和文化传统的向往。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是刘攽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历史遗迹以及理想国度的憧憬。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精神面貌和思想追求。

《题朱陵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刘攽卓越的诗歌才华,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