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禅房花木深

此处少人迹,禅房深客心。
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
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
定回蜂欲逗,香在蝶难寻。
棋电惊青子,茶烟出半林。
客来参话久,隔屋听鸣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景 禅房花木深》是元代诗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此处少人迹,禅房深客心。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定回蜂欲逗,香在蝶难寻。棋电惊青子,茶烟出半林。客来参话久,隔屋听鸣禽。
  2.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刘辰翁(生卒年不详),字会孟,号须溪,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亡后不仕清朝,隐居终老。
  • 文学成就:他的词多抒发家国之恨,风格沉痛真率,著有《须溪集》、《班马异同评》、《放翁诗选后集》等著作。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两句,通过描写禅房的静谧和花木的繁茂,传达出一种超脱尘嚣的宁静之美。
  • 自然与人的关系:“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及内心的平和。
  • 禅宗意蕴:通过对“红影”、“绿阴”等意象的描写,隐喻了禅宗中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修行的静谧。
  1. 历史背景
  • 元朝社会:元朝时期,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的动荡不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刘辰翁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 文化传承:刘辰翁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元代的文化特点和历史变迁。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每个词语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诗句的意象。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红影”、“绿阴”,使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

《春景 禅房花木深》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