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游丝白日静

静似长门里,初晴未暑时。
悠悠销白日,冉冉上游丝。
白发因风起,青虫映户垂。
墙阴双蝶远,花影一帘迟。
新垒乾泥絮,晴衙散蜜脾。
鸟惊梅子落,深院客争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景游丝白日静’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内容解析
  • 自然描写:诗中描绘了初晴未暑时的春天景象,如“静似长门里”,“悠悠销白日”,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画卷。
  • 生物活动:通过“白发因风起,青虫映户垂”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春日中万物生机勃勃的状态。
  • 人文活动:如“鸟惊梅子落”,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刘辰翁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如“游丝”、“白日”、“青虫”等丰富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优美:诗句如“新垒乾泥絮,晴衙散蜜脾”等,语言简洁而富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刘辰翁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国破家亡,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恨。
  • 文学成就:刘辰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宋末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价值
  • 爱国主义精神:诗中的家国之愁,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忧患意识。
  • 审美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现代意义
  • 生态启示:诗中的自然描写可以引发现代人对生态保护的思考。
  • 生活启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可以启发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真谛。

‘春景游丝白日静’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