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草。更昨日、落红如扫。绿阴正似人怀抱。一声睍睆,春色何曾老。
幸自不须人起早。寂寞如相恼。旧时闻处青门道。禁烟时候,柳下人家好。
品令闻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辰翁的《品令闻莺》是一首宋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刘辰翁,南宋末年的著名爱国诗人,字会孟,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热心于文学批评的活动家。他的文学作品和诗论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其全集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但遗憾的是已佚。
诗歌原文与翻译:在《品令闻莺》这首诗中,刘辰翁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中提到“满庭芳草”,暗示着春草萋萋,绿意盎然;“更昨日、落红如扫”则表达了昨日春光虽逝,但依然美不胜收。诗句“一声睍 完,春色何曾老”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短暂却又绚烂的感慨。
艺术风格与特点:刘辰翁的《品令闻莺》展现了其诗风的独特之处。他善于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诗中的“绿阴正似人怀抱”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树荫浓密如同人的怀抱,也暗合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寄托。此外,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声音描写,如“一声睍 完”,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动听。
刘辰翁的《品令闻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从而更加深入地领会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