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其二寿刘教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不知一鹤在墙东。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碧桃花子落壶中。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寿刘教》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全文如下: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不知一鹤在墙东。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碧桃花子落壶中。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下面将对该词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辰翁(1233年—1297年),字会孟,号须溪,江西吉安庐陵灌溪(今属江西省吉安市)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爱国词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景定三年(1262年)登进士第,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他的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已经佚失。
  1. 诗词原文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
    不知一鹤在墙东。
    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
    碧桃花子落壶中。
    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

  2. 主题内容

  • 该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刘辰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学术成就的赞美。通过描述与刘辰翁的交往,以及对其学问和德行的钦佩,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师生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风气。
  • 词中的“一鹤在墙东”和“神仙人不识”等句子,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还隐含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和谐世界的向往。
  • “碧桃花子落壶中”等句子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喻手法,将抽象的哲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易于引发读者共鸣。
  1. 艺术特色
  • 刘辰翁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他也十分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词作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
  • 在结构上,《临江仙·寿刘教》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从开篇的描写到结尾的感慨,整个词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意境。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整首词更加紧凑,主题更加突出。

刘辰翁的《临江仙·寿刘教》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对于热爱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首诗词无疑是一部值得品鉴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