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其一十一端午

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
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邀朋一笑共菖蒲。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其一十一端午》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感慨,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背景。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刘辰翁(1233年—1297年),南宋末期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活动,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词作风格独特,以豪放悲壮见长,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2. 作品原文: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邀朋一笑共菖蒲。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

  3. 词的主旨:此词通过端午节这一时间节点,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命运的感伤。

  4. 艺术特色:刘辰翁的词作语言精炼,富有音乐性,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的词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成为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5. 文化影响及传承:《临江仙·其一十一端午》不仅在文学领域内受到推崇,也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意义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该作品的流传和研究为理解宋末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资料。

《临江仙·其一十一端午》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词作,也是了解南宋末年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的重要文献。刘辰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