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其九城山堂试灯

黄柑擘破传春雾。新酒如清露。城中也是几分灯。自爱城山堂上、两三星。
枝头未便风和雨。寂寞无歌舞。天公肯放上元晴。自是六街三市、少人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其九城山堂试灯》是宋代词人刘辰翁的作品,出自《全宋词》。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特定节日中对城市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具体介绍这首词:

  1. 创作背景
  • 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年,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之后,他更多地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寄托于文学作品中。因此,《虞美人·其九城山堂试灯》的创作,很可能是在南宋灭亡之前或之后的某个时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1. 文学形式
  • 《虞美人·其九城山堂试灯》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属于词牌名“虞美人”,属于宋代词的一种体裁,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艺术性。词中的“城山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所,如一座楼阁或亭台,它在元宵节夜晚成为人们赏灯、饮酒、赏月的地方。词中“两三星”则可能指的是夜空中明亮的星星,或者是建筑上的某种装饰物。
  1. 词意解析
  • “黄柑擘破传春雾”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柑橘成熟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节日的氛围。“新酒如清露”形象地表达了新酿的美酒如同清晨的露水一般纯净清新。这里的“城中也是几分灯”意味着城市中也弥漫着节日的气氛,灯火辉煌。“自爱城山堂上、两三星”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爱之地的欣赏和留恋。“枝头未便风和雨”可能暗指尽管春天即将来临,但仍有风雨的不确定性。“寂寞无歌舞”则反映了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时的情景。最后,“天公肯放上元晴”表达了一种对天气的期待,希望晴朗的天空能延续欢乐时光。“自是六街三市、少人行”则揭示了节日过后,街道上行人稀少的凄凉感。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南宋末年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描绘,词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绘,词人也间接表达了对国运兴衰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关注。

《虞美人·其九城山堂试灯》不仅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