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其二十一和彭明叔七夕

不见古时月,何似汉时秋。朱陈村里新样,新妇又骑牛。欲脱参前氐后,又说河边河鼓,此会没来由。何处设瓜果,香动帻沟窭。
郭郎老,谁为理,岂情流。人间□睡五日,五日复何悠。吾腹空虚久矣,子有满堂锦绣,犊鼻若为酬。玉友此时好,空负葛巾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其二十一和彭明叔七夕》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年),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到黄州。在这一年七夕节时,与友人彭明叔相会于武昌。词中的“明月”即指七夕之夜的明月。全词以咏月起兴,借月抒发作者对人生哲理的认识、宇宙自然的感悟以及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以下是该词的原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用月亮来比喻人生的变化无常,也借此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自然的理解。同时,他也通过月亮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既感慨人生短暂,也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