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客龚山长,能容日日过。
栽培初种竹,爱护乍生荷。
堂对青山短,门关白日多。
细听闲议论,不似我狂歌。
题龚山长栖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龚山长栖阁》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其原文如下:爱客龚山长,能容日日过。栽培初种竹,爱护乍生荷。堂对青山短,门关白日多。细听间议论,不似我狂歌
刘过(1160年—1230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吉州太和人。他的生平以功业自许,究心古今治乱之道。数上书陈恢复方略,但终身未仕,漫游江浙湘鄂一带,依人作客。在文学创作上,他是一位多感慨时事之作的词人。《题龚山长栖阁》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友人之间的闲适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景象。诗的首句“爱客龚山长”,直接点出了诗题中的“长栖阁”位于龚山,且主人乐于接纳客人。接下来四句“爱客龚山长,能容日日过。栽培初种竹,爱护乍生荷”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如何精心培育竹子,保护荷花,体现出主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最后两句“堂对青山短,门关白日多。细听闲议论,不似我狂歌”,则表现了主人在闲暇之余与朋友间的交流和对话,没有激烈的争论,只有轻松愉快的谈笑声,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情感。
《题龚山长栖阁》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追求。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