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半世已公卿,犹抱遗经对短檠。
负米过于扛鼎重,选官难似上竿行。
百年母子相依命,一片忠忱谁为明。
灯火小楼风雨夜,岁寒时得话平生。
赠陈时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陈时可》是宋代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赠陈时可》:
作者简介:刘过(1154—约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他是一位以功业自许、究心古今治乱之道的诗人,一生虽未真正步入仕途,却游历江浙湘鄂等地,结识了陆游、辛弃疾、陈亮等文人,并与他们保持深厚的友谊。晚年他在昆山寓居后去世。
作品原文:《赠陈时可》原文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以下是全诗内容:
交游半世已公卿,犹抱遗经对短檠。
负米过于扛鼎重,选官难似上竿行。
百年母子相依命,一片忠忱谁为明。
灯火小楼风雨夜,岁寒时得话平生。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在政治和生活上的多重困境。首联“交游半世已公卿”反映了诗人虽已跻身于朝廷高官行列,但仍怀有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古代智慧的尊重。颔联“负米过于扛鼎重”形象地描绘了他因背负重任而感到沉重,如同扛着沉重的鼎一样难以前行。颈联“选官难似上竿行”则暗示了科举考试的艰难,以及官场中求取官职的不易。尾联“灯火小楼风雨夜”则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度过风雨夜晚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实而富有力度。
《赠陈时可》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