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富池寄九江诸公

既无文彩又颠狂,五十馀年梦一场。
错认我为林子晦,也教人唤贺知章。
樽前鹤翅从谁舞,老去槐花尚自忙。
船解酒醒人不见,长江万里水茫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次富池寄九江诸公》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刘过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慨。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词人、诗人,尤以豪放派词风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风格豪放不羁。
  2. 诗词原文:舟次富池寄九江诸公,既无文彩又颠狂,五十馀年梦一场。错认我为林子晦,也教人唤贺知章。樽前鹤翅从谁舞,老去槐花尚自忙。船解酒醒人不见,长江万里水茫茫。
  3. 诗词鉴赏: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句中的“舟行千里”与“长江万里”形成鲜明的空间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4.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刘过在诗中可能回忆起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往事,或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5. 艺术特色:刘过在这首诗中的艺术手法十分独特。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同时,刘过还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韵味。

这首《舟次富池寄九江诸公》不仅是刘过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人生活与情感状态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背景。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了解宋代文人精神世界和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