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凤凰台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凤凰台》:英雄梦,侠客心

《题凤凰台》作为宋代刘过的杰出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鲜明的主题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其对时代背景的独特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题凤凰台》的原文如下: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维九月天高远,梧桐叶落秋风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大致为,凤凰啊,请回到你的故乡吧,我在四海中寻找你。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梧桐叶子飘落,秋风带来一丝凉意。我的友人向西离别了黄鹤楼,在那烟花盛开、美酒佳肴的三月里,去了扬州。朋友的小船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剩下长江向着天际流淌。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与刘过本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而刘过则以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投身于抗金的义军中。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情怀。《题凤凰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从文学价值上看,刘过的这首《题凤凰台》与辛弃疾的风格相近,都是表达出一种豪放不羁的英雄气概。然而,与辛弃疾的激烈激昂不同,刘过的诗更多了一种内敛的悲壮和深沉的情感。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和深刻的人物形象。

在鉴赏方面,《题凤凰台》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英雄理想的追求和反思。通过对凤凰台这一意象的运用,刘过赋予了它超越时空的意义,使之成为抗争与归乡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超越了具体的地域和时间,触及了人性中普遍的愿望和梦想。

《题凤凰台》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它更是一种时代的声音,一种文化的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