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远亭

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
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
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西风。
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高远亭一首》并非由王阮所作,实际上,该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全名为《题高远亭一首》。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远亭景致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题高远亭一首》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与艺术特色如下:

  1. 原文展示:小携樽酒作清游,行到方壶最上头。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苦无妙句窥天巧,赖有名亭慰客愁。从此江南添胜景,未应独数庾公楼。

  2. 作品赏析:此诗通过对高远亭美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行到方壶最上头”表达了诗人攀登至高处后的所见所感。“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则用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世界。最后两句“苦无妙句窥天巧,赖有名亭慰客愁”,表达了诗人尽管在创作上未能达到高峰,但高远亭的美景足以慰藉他的孤独与忧愁。

  3. 写作背景:据《题高远亭一首》的作者王阮生平介绍,他生活在宋朝时期。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繁荣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宋词作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王阮的创作活动也受到了时代的熏陶,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时代特征。

《题高远亭一首》是宋代诗人王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描绘了高远亭的美景,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这首诗不仅是王阮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