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凌云高处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凌云高处》是宋代诗人刘过所创作的一首词

《登凌云高处》是刘过在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宇宙的理解和感悟。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登凌云高处》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生于1154年,卒于1206年,祖籍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后移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刘过是一位多次应举未中的文人,一生坎坷,以布衣终其身。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词作上,与辛弃疾、陈亮、岳珂并称为“辛派三刘”,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他的作品以豪放派风格为主,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追求。
  2. 诗词原文:摄衣更上一层楼,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3. 作品赏析:《登凌云高处》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哲学思考。诗中“才到层霄最上头”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登山行为,也隐喻了他对知识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方识乾坤真转毂”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此外,“九秋草木岚烟湿”和“万里山川海气浮”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深邃。而“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无奈的情感。
  4. 创作背景:《登凌云高处》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的危机和社会的动荡,刘过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登凌云高处》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旅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人生、宇宙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这不仅展示了刘过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远的思想境界,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