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越州能仁寺壁

流年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籍落花春不老,竹鸡啼处雨声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越州能仁寺壁》是一首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词人。他出生于1220年的婺州,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和词作中充满了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其诗词风格独特,既有壮阔的历史感,又有细腻的个人情感。
  1. 诗句原文
  •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1. 诗意解析
  • 第一句“流光转眼一飞梭”,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如同流星划过天空一般迅速。这里的“流光”指的是光阴、时光,而“转眼一飞梭”则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快速。
  • “如此头颅奈老何”,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头颅”比喻为生命的年华,而“奈老何”则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力感和悲哀。
  • 第二句“狼藉落花春不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落花被风吹散,无人关心。这里的“狼藉落花”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凄凉并存的景象。
  • “竹鸡啼处雨声多”,描述了在下雨的时候,竹鸡的叫声更加响亮。这里的“竹鸡啼处”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而“雨声多”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喜爱。

不仅可以了解到诗人刘过的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还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