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龙湫

绝顶谒龙公,森寒石作宫。
路盘青壁上,瀑泻白云中。
僧说闻雷出,人疑与海通。
几时阴晦夜,来此看拿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第三龙湫》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刘克庄,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并深受晚唐诗歌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多样,既有刻琢精丽的一面,也不乏抨击时弊、弹劾权臣的豪迈之作。
  2. 原文节选:《第三龙湫》原文如下:“绝顶谒龙公,森寒石作宫。路盘青壁上,瀑泻白云中。僧说闻雷出,人疑与海通。几时阴晦夜,来此看拿空。”
  3.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巅遇见一位龙公(即传说中的龙王)的景象。首句“绝顶谒龙公”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神秘存在的仰慕之情;接下来,“森寒石作宫”形容龙宫之森严冷峻,如同由石头构建的宫殿;“路盘青壁上,瀑泻白云中”则生动地刻画了龙宫的幽静与壮观。最后两句“僧说闻雷出,人疑与海通”,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神秘现象的好奇和疑惑。
  4. 背景知识:宋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往往通过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志向。《第三龙湫》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当时的境遇相关。他或许曾在某次夜晚,目睹了某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第三龙湫》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于世,更因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后人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