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仍黑瘦,瓶锡极萧然。
顶发千茎雪,跏趺一缕烟。
禅堪拈出众,诗亦长于前。
烧尽西窗烛,相看各不眠。
示观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观老》是一首由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五言律诗。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刘克庄的这首《示观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禅宗以及文学创作的独到理解,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
《示观老》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住山仍黑瘦,瓶锡极萧然”描绘了一幅清贫僧人的形象。这里的“住山”意味着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而“黑瘦”与“萧然”则是形容僧人朴素的生活状态,没有奢华的装饰,简朴自然。接下来的诗句“顶发千茎雪,跏趺一缕烟”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禅师坐禅时的场景。这里的“顶发千茎雪”比喻其头顶的白发如积雪一般密集,而“跏趺一缕烟”则形容其盘腿而坐时所散发出的气息,如同烟雾一般轻柔。
诗中提到的“禅堪拈出众,诗亦长于前”揭示了诗与禅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禅的理解与实践,诗人进一步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文字,形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最后两句“烧尽西窗烛,相看各不眠”表达了一种禅意与诗意交融的意境,即在深夜中相互凝视,直到蜡烛燃尽,依然无法入眠,象征着彼此间的精神交流与共鸣。
《示观老》作为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文化与宗教思想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