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端

要识君操履,全如字画真。
病能妨献赋,穷不废修身。
月旦推先辈,春官失此人。
如闻埋玉速,里巷共酸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端》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一位文人士大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李端高尚操守和不屈不挠精神的钦佩和惋惜。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刘克庄: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批评家和词人,他的词作以豪放见长,与辛弃疾并称为“辛刘”。在诗歌创作上同样有深厚的造诣,其作品多反映了时代风貌和个人情感。
  1. 诗歌原文
  • 要识君操履,全如字画真。病能妨献赋,穷不废修身。月旦推先辈,春官失此人。如闻埋玉速,里巷共酸辛。: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诗中不仅展现了李端坚韧不拔的品质,还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通过对李端生活细节的描述,如他患病时仍坚持写作,以及他面对困境时的自励和自我修养,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 情感真挚:诗人对李端既敬佩又惋惜的情感溢于言表,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这位前辈的尊敬和怀念。
  • 语言精炼:整首诗用词考究,句式整齐,既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又不失文辞的美感,读来朗朗上口。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挽李端》作为一首描写文人生活和精神风貌的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为后世研究宋代文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历史意义: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了解到宋代文人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文化传承
  • 诗词教育: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后代的文学教育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 思想启示:诗人对李端的描写和评价,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对于现代人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挽李端》不仅是一首描写文人生活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思想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