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舒文赴钦教

博士文中虎,垂髫已定交。
雅宜对红药,胡乃涉黄茅。
薄有先生饭,全无弟子嘲。
犹胜迂阔者,荷锸垦荒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舒文赴钦教》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与分析:

  1.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豪放派诗人、词人和诗论家。他出生于莆田(今属福建),嘉定二年(1209年)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
  • 作品特色:刘克庄擅长诗歌创作,其诗词风格豪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思想内涵。他的诗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1. 诗歌原文
  • 博士文中虎,垂髫已定交。
  • 雅宜对红药,胡乃涉黄茅。
  • 薄有先生饭,全无弟子嘲。
  1. 诗歌赏析
  • 主题表达:通过描绘黄舒文赴钦教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其远行的支持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年轻学者的期望。
  • 意象运用:诗歌中“博士文中虎”和“胡乃涉黄茅”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既展现了人物的特点,又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 情感传达:虽然整首诗语言简练,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深深的关切和期待之情。特别是最后两句“薄有先生饭,全无弟子嘲”,更是凸显了作者对年轻人的鼓励和鞭策,以及对教育工作的珍视。
  1. 艺术价值
  • 语言精炼:刘克庄的诗歌语言精炼,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容。在《送黄舒文赴钦教》中,这种特点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 结构巧妙:诗歌的结构紧凑而严密,起承转合自然流畅。通过对黄舒文赴钦教这一事件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 意境深远:诗歌的意境深远,通过对黄舒文赴钦教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教育和年轻人的深深关怀。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播:《送黄舒文赴钦教》作为刘克庄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教育启示:这首诗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育启示。它告诉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送黄舒文赴钦教》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社会文化意义的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