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使君

虽拥朱轓贵,清臞两鬓霜。
判花人竞诵,诗草士深藏。
农饱因蠲赋,州贫为救荒。
公归无愧面,应可见严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洪使君》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此诗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德才兼备、关心百姓福祉的理想官员形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克庄,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诗论家,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其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2. 作品原文
    虽拥朱轓贵,清臞两鬓霜。判花人竞诵,诗草士深藏。
    农饱因蠲赋,州贫为救荒。公归无愧面,应可见严光。
  3. 内容分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关心百姓福祉的理想官员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诗中的“虽拥朱轓贵”与“清臞两鬓霜”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形容官员地位显赫,后者则描绘其外表清瘦、两鬓斑白,展现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判花人竞诵,诗草士深藏”表达了人们对官员才华的认可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人才被冷落的现实。“农饱因蠲赋,州贫为捄荒”则展示了官员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努力与成效。最后一句“公归无愧面,应可见严光”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期望,即能够在功成名就后仍保持谦逊、不图回报。
  4.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规整严谨;其次,运用对比和反差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官员的形象;最后,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送洪使君》不仅是一首反映官场生活、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的作品。它通过描绘官员的形象和行为,揭示了官场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