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卢夫子,沉冥不偶时。
幽深病梨赋,奇怪磔蟆诗。
古有严并李,今无旷与夔。
何当短檠下,历历叩群疑。
赠蜀士卢石受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蜀士卢石受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蜀郡(今四川一带)的山川风物,以及诗人与友人卢石受之间的交流和情谊,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诗论家。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晚唐影响,同时独辟蹊径,以诗歌颂现实,成就超越了当时的其他江湖诗人。他与同时代的永嘉四灵派诗人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但后来逐渐摆脱了他们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诗句原文:《赠蜀士卢石受二首(其一)》
井络缠兵惨,瞿塘下棹轻。
命宁一钱直,腹载五车行。
姑览无诸迹,休听望帝声。
世无韩十八,谁识玉川生。
- 井络缠兵惨:描述了蜀地战乱频繁的景象。其中“井络”指的是四川一带的地形特征,而“缠兵”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困扰。
- 瞿塘下棹轻:表达了诗人在瞿塘峡中游览时心情的轻松。瞿塘峡位于四川奉节附近,是长江三峡之一,风景优美,但同时也充满了危险。此处用“下棹”来形容游赏时的轻松心情,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
- 命宁一钱直:这里的“一钱直”可以理解为价值连城的意思,意味着生命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死观的深刻见解,认为生命远比钱财重要。
- 腹载五车行:形容学问广博,学识丰富。这里的“五车”是指车载书籍之多,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积累。
- 姑览无诸迹:这里的“无诸迹”指的是没有留下明显的足迹或痕迹,意味着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更注重心灵的修养和内在的修炼。
- 休听望帝声:这里的“望帝”指的是传说中古蜀国君主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末哀鸣,以示不忘故土。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只知索取而不思回报的人。
- 世无韩十八:这里的“韩十八”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他是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但刘克庄认为在当代已经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可以及对后辈的期望。
- 谁识玉川生:这里的“玉川生”指的是唐代诗人李贺,他的诗才横溢,但一生坎坷,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李贺的怀念和对其诗才的赞赏。
- 世无韩十八,谁识玉川生: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对后辈的期望。诗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赏识和理解他的诗才,而不是像历史上的文人那样只能仰望前人的光辉。
-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和才华的赞颂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蜀地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友人卢石受的赞美,也展示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知音的珍视。
- 艺术手法:诗人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井络缠兵惨”中的“缠兵”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一钱直”则通过对比表达了生命的珍贵;“无诸迹”则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 语言风格:刘克庄的语言精炼且富有力量,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美感。如“命宁一钱直”,不仅表达了生命的价值,还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历史文化背景:
- 在宋代,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特别是党争、民族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也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 刘克庄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赠蜀士卢石受二首》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记录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欣赏到刘克庄卓越的诗歌才华,还能更好地理解宋代社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