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知录与启

饯送多逢掖,俱怀倒屣恩。
浮图无合颖,冤狱有平反。
辇路催华毂,山城漫彩门。
病翁不下榻,判袂一销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知录与启》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风格。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文学作品的多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简介: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及诗论家,以诗词闻名,尤擅长豪放派风格。他师事真德秀,以荫入仕,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是辛派重要词人之一。
  • 诗歌成就:刘克庄的诗创作受晚唐影响,刻琢精丽,后独辟蹊径,以诗讴歌现实生活,其风格虽不同于其他江湖诗人的英雄气概,但亦有一股沉郁激烈的豪迈之气。
  1. 作品原文
  • 诗句展示:《送赵知录与启》中,“饯送多逢掖,俱怀倒屣恩。浮图无合颖,冤狱有平反。”等句子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韵律之美:五言律诗的形式使得诗歌在结构上严谨对称,音节和谐,易于朗读,同时保持了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典故,如“昌黎文可驱穷鬼”和“工部诗堪逐病魔”,通过这些富有哲理和寓意的意象传达深刻的思想内容。
  1. 历史背景
  • 写作时间:据考证,《送赵知录与启》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状况。
  • 文学地位:作为宋代重要的诗歌代表作品之一,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送赵知录与启》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也能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