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赴补

泽宫选新俊,鼓箧者云从。
此士堪穿扎,同人学避锋。
朝家方教胄,天子必临雍。
去去飞潜异,云山隔几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赴补》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与辛弃疾并称为“刘辛”。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刘克庄在诗歌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1. 诗歌原文:《送黄□赴补》
    泽宫选新俊,鼓箧者云从。 此士堪穿札,同人学避锋。
    朝家方教胄,天子必临雍。 去去飞潜异,云山隔几重。

  2. 诗意解读

  • 泽宫选新俊:指朝廷选拔了新的有才能的人才,这里的“泽宫”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机构或地点,用于培养和选拔人才。
  • 鼓箧者云从:形容跟随这一决策的人众多,象征着一种集体的力量和行动力。
  • 此士堪穿札:这里的“穿札”可能是古代的一种书写工具,也暗示着学者们准备迎接挑战的决心。
  • 同人学避锋:意味着其他同仁们学习避锋芒,即不与权力中心直接对抗,而是采取更为低调谨慎的态度。
  • 朝家方教胄:指的是朝廷正在教导年轻一代,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青少年的培养。
  • 天子必临雍:表示皇帝一定会亲临此地指导,这体现了皇权的神圣和权威。
  1. 背景介绍
  • 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刘克庄被贬出京城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的途中。当时他的好友为他送行,他借此机会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 在这首诗中,刘克庄不仅抒发了自己对于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还通过描绘朝政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在《送黄□赴补》中,刘克庄巧妙地运用了“泽宫”、“鼓箧者”、“此士”、“同人”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智慧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诗中的“此士”和“同人”不仅是抽象的概念,更代表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 语言风格:刘克庄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也有细腻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的独特韵味。

《送黄□赴补》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更是刘克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通过对朝政、友情以及个人抱负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价值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