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宋倅一首

往昔少司农,朱幡牧刺桐。
见碑怀叔子,有庙祀文翁。
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
遥知门户肃,不与贾胡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宋倅一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诗论家,与永嘉四灵派中的翁卷、赵师秀等人有深厚的交谊,诗歌创作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他早年受真德秀影响,以荫入仕,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诗词均擅,是南宋江湖诗人中的辛派重要词人。

  2. 诗词原文及解析

  • 往昔少司农,朱幡牧刺桐:这句描绘了昔日的少司农形象,朱幡象征着威严和权力,而牧刺桐则暗示了他曾经担任的重要职务,如地方官员或高级官员。
  • 见碑怀叔子,有庙祀文翁:这里的“叔子”可能指的是汉代的诸葛亮,而“文翁”则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教育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看到诸葛亮的碑文时产生的感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
  • 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清廉的家风和腐败的军储之间的鲜明对比,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 遥知门户肃,不与贾胡通: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和诚信的坚守,表明他不会与那些不正之风的人交往。
  1. 作品鉴赏:《别宋倅一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反映了诗人对于清廉政治的追求,对于忠诚于职守的赞美,以及对于腐败现象的批评。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风格和审美取向,使其成为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别宋倅一首》作为刘克庄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通过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