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德遇主学

摛掞多新意,研寻最苦心。
可怜策名晚,谁遣读书深。
兄老悲长枕,妻贤敛短衾。
近书犹未答,展玩一沾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林德遇主学》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 诗歌风格:刘克庄的诗歌创作受到多种流派的影响,包括四灵派、翁卷和赵师秀等人,他学习晚唐诗歌并努力刻琢精丽的风格。在晚年,他转向奉承贾似道等权贵。
  1. 诗歌原文
    摛掞多新意,研寻最苦心。可怜策名晚,谁遣读书深。兄老悲长枕,妻贤敛短衾。近书犹未答,展玩一沾襟。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挽林德遇主学》通过描写一位年迈之人对读书的渴望及其未能得到回应的遗憾,反映了作者对知识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感慨。
  •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精细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情感色彩。诗中的意象“长枕”、“短衾”以及“一沾襟”都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 语言特色:全诗押韵严谨,用词考究,尤其是“多新意”和“最苦心”两处,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和内心的挣扎。
  1. 写作背景
  • 社会环境:南宋时期,由于朝廷内部的腐败和战乱频繁,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挽林德遇主学》可能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由刘克庄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知识无用的感慨。
  • 个人境遇:诗中“策名晚”可能指的是作者中年之后仍未能获得功名,而“谁遣读书深”可能是指他因年老或家庭责任而难以继续深造。这种境遇使得他更加珍惜每一次能够阅读的机会。
  • 政治立场:尽管刘克庄曾一度趋奉权贵,但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在政治风波中保持文人节操的一面。通过对林德遇主学的哀悼,表达了他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挽林德遇主学》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宋代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