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记颜

颜发今如此,光阴更几何。
不堪上麟阁,只合入鸡窠。
足弱追花懒,瞳昏认字讹。
一般差自慰,卷里警联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寅记颜》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价值:

  1. 文学风格
  • 刘克庄的诗歌以豪放直率著称,其诗作多反映了他的政治立场和对时代的看法。《丙寅记颜》作为其晚年之作,充分展现了他对世事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 诗中“颜发今如此,光阴更几何”一句,通过对比昔日颜如玉的年轻岁月与如今的苍老面貌,反映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1. 主题探讨
  • 诗中不仅感叹时光的飞逝,还体现了作者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忧虑。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自我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诗句中的“不堪上麟阁”,“只合入鸡窠”等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以及对传统功名观念的反思。
  1. 艺术手法
  •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和象征,如“足弱追花懒”,“瞳昏认字讹”,这些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雷爆丹灶”,“月照星梁”,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境遇与自然界的现象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情感表达
  • 诗中的情感流露直接而真切,无论是对青春年华的怀念,还是对老去容颜的无奈,都让人感同身受。
  • 诗中的自我安慰之语如“一般差自慰”,透露出作者在困境中的乐观和坚韧,这也是诗人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1. 文化意义
  • 《丙寅记颜》不仅是刘克庄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心态的一种反映。它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态度。
  • 诗作中蕴含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批判,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丙寅记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反映宋代文人内心世界的画卷。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