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白

官舍萧条苇盖檐,拾薪独有一长髯。
同来社友因饥瘦,远作参军得俸廉。
国士交情穷乃见,古人诗律晚方严。
中年各要身强健,别后寒衣切记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仲白》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述仲白的离愁别绪和对友情、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
    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
    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
    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感情。首联“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高山绝顶的孤独感受,以及与儿子一起采摘山果的乐趣。颈联“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则通过对比天空的辽阔与城市的狭小,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
  • 尾联“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友谊的哀思和在逆境中寻求慰藉的心态。而“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则是对整个夜晚经历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在寒冷中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盼。
  1. 创作背景
  • 刘克庄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仲白的深情怀念,以及他在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和对朋友的思念,是对那个时代文人普遍遭遇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展示了刘克庄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
  1. 艺术特色
  • 《送仲白》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邃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探讨。
  1. 历史影响
  • 《送仲白》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这首诗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送仲白》是刘克庄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