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镛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么青。
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黄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公元75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春,当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与友人黄镛相会之际,对黄镛提出的“诗缘情”这一命题所作出的回答,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理论的集中体现。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两联写景抒情,后两联议论抒情,首尾照应。

诗篇开头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描绘出诗人忧国忧民、心烦意乱的复杂情感。接着,杜甫用“学诗谩有惊人句,立志空吟未了诗”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自信与追求。然而,他也深感自己在诗歌创作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最后,他用“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恋之情。

相关推荐